車型圖片:


第一部份:車型簡介
  於 1997 年,多個新市鎮開始快速發展,而這些新市鎮,多數離市區較遠。在新市鎮當中建了多個公共屋邨,公屋居民需經常來往住宅以及上班地點、市區,因此九巴於當時候開辦多條這類型路線。其中如來往新界西北部及觀塘的 268C、269C 線,亦有來往新界西北及紅磡的 268B、268C 線,同時也有較遲開辦來往新界北及觀塘的 277X 線,這些路線對大型巴士有一定的需求。為此,九巴於同年訂購了丹尼士巨龍 12 米版本,一共 170 部。丹尼士巨龍於 1997 年在九巴已不是甚麼新鮮的車型,之前有不同長度的巨龍,亦有 12 米的非空調版本。這批巴士採用都普車身,仍然採用舊版的兩摺窄版上車門,外表上與 11 米版本的分別不大,只於第 3 隻車窗後加一隻半窗。全部 170 部巴士採用 Lazzerini 座椅,並配上頭枕,令乘客座上去更為舒適,巨龍底盤令九巴未能為車輛裝上「水塘位」提升企位數量,下層大量座椅令車廂空間感較細,全車提供約 100 個座位。

  170 部巴士於 1997 至 1998 年間陸續出牌,於服務初期大多投放到屯門、元朗、天水圍等路線。其中,3AD46 於車禍後提早退役,以及 3AD80 於行駛時燒燬亦要提早退役,其餘巴士亦已於 2016 年 7 月底全數退役,成為九巴最後一款非超低地台的 12 米巴士。



第二部份:車型資料

車隊編號 車身 引擎 波箱 載客量
3AD1-170 Duple Metsec W Cummins M11-235E(歐盟二型) Voith DIWA863.3(三前速) 134

第三部份:圖片庫
3AD1-170:
載客量較大的它們被派往新界至九龍的長途路線。
全車隊採用都普車身,與九巴之前引入的 9.9 米及 11 米巨龍一樣。
.巴士的車尾為標準的巨龍都普 W 車身,直至後期於引擎蓋上獲加上散熱網。

 

返回上頁

Free Web Hos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