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型圖片:![]() 第一部份:車型簡介 繼九巴於上世紀 80 年代初引入丹尼士巨龍 12 米(非空調)巴士後,再於 1986 年引入 11 米版的巨龍非空調巴士。11 米巴士比起較早引入的 12 米版本活動更為靈活,可派往更多新界區內線,使整體車隊資源分配更為勻稱。受惠於 12 米版本的成功,九巴旋即於 1986 起分兩張訂單引入 221 部巴士,與 12 米同樣,採用都普 W 型車身及吉拿引擎,僅 S3N51-55 共五部巴士改用康明斯引擎。首 55 部巴士於下層樓梯組件後方闢出大型的企位空間,該水塘位令巴士載客量達 151 人之多。隨八九十年代各新市鎮陸續發展,通勤需求大增,九巴再分多次加訂相關車款,使總數達 370 部。即使 S3N55 之後的巴士已不設水塘位,巴士上層的 3+2 座位排列令所有車輛的載客量均逾 140 人。 因應九巴車隊內空調巴士比例於千禧年後快速增長,非空調巴士亦陸續退下火線。全公司路線最終於 2012 年 5 月 8 日後進行全空調化時代,此車款亦成為當天最後班次之一,與富豪奧林比安 11 米(非空調)巴士一同見證香港非空調巴士的終結。作為車隊中其中一款較具標誌性的非空調車型,不少車輛於退役後被購入作私人收藏或其他展覽用途。 第二部份:車型資料 |
||||
車隊編號 | 車身 | 引擎 | 波箱 | 載客量 |
S3N1-50 | Duple Metsec W | Gardner 6LXCT | Voith DIWA851.2(三前速) | 151 |
S3N51-55 | Duple Metsec W | Cummins LT10 | Voith DIWA863(三前速) | 151 |
S3N56-140 | Duple Metsec W | Gardner 6LXCT | Voith DIWA851.2(三前速) | 144 |
S3N141-221 | Duple Metsec W | Gardner 6LXCT | Voith DIWA851.2(三前速) | 141 |
S3N222-270 | Duple Metsec W | Cummins LT10 | Voith DIWA863(三前速) | 143 |
S3N271-292, 305, 317-318, 320-369 | Duple Metsec W | Cummins LTA10 | Voith DIWA863(三前速) | 143 |
S3N293-304, 306-316, 319, 370 | Duple Metsec W | Cummins LTA10 | ZF 4HP500(四前速) | 143 |
第三部份:圖片庫 S3N1-55: |
||||
.繼 12 米非空調版本的巨龍巴士後,九巴於 1986 年再分批引入 11 米版巨龍巴士。 | ||||
S3N56-91, 93-140: | ||||
.由 S3N56 起,巴士下層不再設有水塘位,全座椅編排下能提供 39 個座位。 | ||||
S3N92: | ||||
.S3N92 因事故而重裝新款車身,巴士下層座位編號亦有所改動。 | ||||
S3N141-221: | ||||
.S3N141-221 因座位編排改變,下層提供 41 個座位。 | ||||
S3N222-270: | ||||
.由 1990 年起引入的 S3N222-270,全數採用康明斯引擎。 | ||||
S3N271-319, 370: | ||||
![]() |
.1994 年起引入的批次,巴士下尾車尾並不設車窗,以車輛鐵板密封。 | |||
|
.都普 W 型車身設計方正,線條筆正。 | |||
S3N320-369: | ||||
|
.最後一批巨龍非空調巴士下層車尾再次設有車窗。 | |||
![]() |
.個別車輛車頭燈組件用與車身相同的奶黃色,有別於原裝的黑色組件。 | |||
![]() |
.部份車輛於晚期更換車窗時,換上頭批車輛的銀色窗框車窗。 | |||
|
.巴士車咀與上一批次相比下,大致未有改動,保留巨龍車身標準設計。 | |||
|
.最後一批巴士下層全數採用綠色扶手,座位編排與上批車輛分別不大。 | |||
|
.下層樓梯前的位置,天花板已被風機的組件覆蓋。 |